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倫理人:企業倫理


   
倫理學有中國與西方之分,西方倫理學又有基本與應用之別;談論現代人的生活智慧,跟人的倫理及精神方面關聯最密切,因此有必要多介紹一些倫理學。現在先為大家引介一般不太熟悉的「應用倫理學」。事實上,倫理學作為哲學的重要分支,原本即有很強的實踐應用取向;西方哲學自古便追求真、善、美;哲學分支之一倫理學的作用,即是教人如何行善避惡。奈何後世哲學家好談玄說理,到了二十世紀,竟然把倫理學變成學院內的語言文字遊戲,盡在咬文嚼字,與際人生完全脫節。後來終於有人不耐,想回到真正棘手的問題上去尋求解決之道,最常見的便是醫療中的生死抉擇。原本討論醫師道德的醫學倫理,逐漸引起關心生活的哲學家之興趣,也造成倫理學的再生。1982年有一篇題為〈醫學如何挽救了倫理學命脈〉的論文,一針見血指出重點。
   
解決實際問題的倫理分析,被歸結為「應用倫理學」,而跟傾向討論道德原則的「基本倫理學」相別。如今應用倫理學主要探討三方面的議題:生物醫護方面的「生命倫理」、生態保育方面的「環境倫理」,以及組織管理方面的「企業倫理」;由於現代人大多在各種型態的組織中生活,我們就先從企業倫理講起。企業以營利為目的,因此需要經營管理,以適當分配資源、創造利潤;管理學術主要就是從「企業組織」中發展出來的。有些人不在公司行號上班,而是當軍公教人員;這些「政府組織」不營利,過去多談行政少論管理。行政傾向照規矩辦事,不見得要求管理績效,因此過去公家機關常予人老大之感。近年政府落實為民服務,首先要替納稅人省錢,於是也開始講求效率,公共行政遂演進成公共事務管理。目前公部門正在努力學習私部門的管理之道,以強化服務,樹立口碑。

    如今於公部門之外,還出現「非營利組織」的第三部門;但無論如何,組織管理的方式總是大同小異,而遭逢的倫理問題也有相通之處。「企業倫理」指的是組織內部有些事情該做或不該做的道德判斷;像企業組織作假帳、製造黑心產品等,政府部門誇大政績、官商勾結等,都可以拿來進行倫理分析,並將結論提供主管機關參考。像我曾參與審查的一篇碩士論文,洋洋灑灑分析修建高鐵的利弊得失;口試當天,剛好碰上高鐵試營運狀況頻傳,我們三個口考老師一致建議,將論文修改完成後,寄給高鐵局參考,看看他們有何回應。我想區區一篇哲學論文,也許得不著在位者重視,但是把它當成文章拿到報紙發表,形成輿論壓力,也許就有人會聆聽了。我曾在科技大學企管系兼課,教了四年「企業倫理與職業道德」,發覺不斷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也是一條可行途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