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禪與佛:教團辦學校




【生死義理 4248

我對團體活動的若即若離,跟「無求於人,亦不欲為人所求」的自了漢性格有關;但我並非無視於宗教團體有能力興辦大事業用以回饋社會,至少對教團辦學校以及設醫院仍有所肯定。像我畢業於天主教輔仁大學並取得三個學位,在基督教東吳大學及佛教華梵大學長期兼課,又曾參與佛教玄奘大學及南華大學的籌設,皆對之心存感激。記得在南華任教時,校長龔鵬程再三強調,謂我們是佛教辦大學而非辦佛教大學,於是校內葷素不拘,起初倒也相安無事。後來因為學生成年禮上阿里山走一回,然後把原住民鄒族的烤乳豬習俗搬進校園師生同樂一番,卻引起捐款興學的茹素信眾強烈反彈,鬧得沸沸揚揚全國皆知,結果以校長下臺了事。後來又看見名導蔡明亮去輔大推銷其同志電影門票而被請出校園,可見宗教團體自有其道德底線,外人宜避免犯忌。

說起教團辦學校,最有組織體制的天主教始終積極投入且影響深遠;像臺灣生命教育最早便奠基於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學的宗教與倫理教育之上,起步更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教育學者徐敏雄著有《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一書,指出位於臺中的天主教曉明女中自1963年創辦起,就將教義融入生活指導教學之中,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集講授與體驗於一爐的倫理課程,編撰有國高中六年十二學期的教材與教師手冊。令人意外的是,1996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竟直接將這所天主教學校的倫理教育教材全盤照收,改以「生命教育」之名,於次年向全省國高中積極推動。而我正是在那一年到南華辦生死所,很自然地跟官方生命教育搭上線;然而才不過兩三年,就碰上精省、大地震及改朝換代,生命教育竟因此水漲船高,由地方升級為全國教育政策,一直施行至今。

2000年民進黨首度執政,新任教育部長曾志朗為心理學者,對生命教育情有所鍾,乃宣布次年為「生命教育年」,並編列大筆預算以推動四年中程計畫。當他興沖沖地組成「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委員會」不久,就有人投書質疑為何絕大多數委員皆具深厚宗教背景,是否有意將此一取代傳統德育的政策帶往宗教途徑走去;更見新儒家學者認為政策揭示生命教育有容乃大,為何傳統人文學者在其中卻完全缺位。其實我從一開始就嗅出宗教團體物以類聚掌握資源,而將儒家學者排斥在外的趨勢。至於我自己因為嚮往道家自然境界,也不見得認同儒家人文傳統,乃於深覺吾道頗孤的情況下,獨力撰成近二十萬字《生命教育概論》一書,大力批判官方意識型態,更以「華人應用哲學取向」,標幟出日後開啟大智教化民間途徑的先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