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世觀
1997年初我前往嘉義,在當時的南華管理學院籌設生死學研究所,春末順利招收第一屆碩士生,入秋風光開學。猶記得生死所開張不久,就有人找我上電視,節目叫「星期天怕怕」,充滿靈異的味道,指定我談的題目竟是「觀落陰」。錄影當天,我準時至攝影棚化妝間等候,尚有八卦雜誌記者到場插花,問了一大堆生老病死、怪力亂神的問題。這種情形不免讓我納悶:難道傳播媒體以及他們服務的社會大眾,對生死學的認知與興趣就是這些?好在我這個人凡事往好處想。觀落陰我沒有經驗,但是在一個叫「蓬萊仙山」的第四臺節目看過,彷彿是有人牽引遊地府的「探親」過程。既然是探親,讓我聯想到慎終追遠、善盡孝思之類道理。雖然有點迷信,但反映的仍屬傳統德行,所以還是包含些足以引申之處,我也就樂得在螢光幕前暢所欲言、侃侃而談了。
節目快結束前,主持人文英突然問我:「教授,你相不相信三世因果?」我當時脫口而出:「我願意相信。」主持人不得其解,我整理了一下思緒,給了她一個自以為是的理由。我是受哲學訓練出生的,中間還兼習了三年科學;科學教我「實事求是,無徵不信」,哲學教我「在不疑處有疑」。三世說包括前世、現世、來世,此前有本暢銷書《前世今生》大大流行,我讀完只道是催眠療法,大部分讀者感興趣的卻是輪迴轉世。問我有沒有前世,自忖即使有,他也不曾來顯靈或托夢,而我也沒有被催眠的經驗。前世姓誰名誰,我活過了半輩子從未得知,教我如何相信他?但我寧願相信有前世,理由很簡單。人一生如果只有現世,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孤懸的生命沒有著落,不免單調。再說人生如果僅此平白走一遭,好也是活,歹也是活,到頭一切歸零,責任心又往那裏放?因此我盡量往好處想。
假如有前世,那他一定表現得不差,我這輩子才有機會投生為人,否則就得做畜生、變餓鬼、下地獄去了。前世種下善因,讓我此生得以為人,理當學得對前世「感恩」。同樣道理,此生為人,要想有所作為,改善現狀,盡到做人的責任,不是一個人得以實現,是要靠大家一起打拼的。因此當我們活得衣食無缺、快樂幸福時,理當學會對現世「惜福」。再說到來世,不管他是我的下輩子,還是我們的下一代,此生所作所為,總不要招致他們抱怨。我希望來世也能對前代感恩,所以我們應該留給他們一個乾淨的地球,沒有匱乏,無所恐懼,子子孫孫、千秋萬世後代永寶用。如今,當我們一舉手、一投足在種因造業之際,理當學到對來世「積德」。二十年過去了,行將邁入2017年,祝願朋友都能對前世感恩、對現世惜福、對來世積德,這便是我的三世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