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 星期一

立言 07:卡普蘭《哲學新世界》

 


 

碩士班畢業前為我帶來哲思啓發的最後一本書,是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卡普蘭的《哲學新世界》。此乃他教大學生通識課的講義,以九個講次全面引介世界哲學,包括西方、印度與中國哲學,以及佛教和禪宗,更特別的則是將精神分析並列其中。各講次結尾都附有答客問,使師生對話更形深入。課程不意外地從實用主義講起,接著為分析哲學;之前萊興巴哈也曾任教於該校哲學系,終究不脫美國實用傳統。但是卡普蘭更樂於走出哲學門牆之外,把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思潮,以及將世界分成兩大陣營的共產主義一併納入。尤其是後者,十九世紀中葉,兩名年輕哲學家馬克思與恩格斯,分別為三十歲及二十八歲,替一個革命社團起草〈共產黨宣言〉,卻在七十年後的俄國大革命,以及百年後的中國內戰中,發揮出驚人的啟蒙與刺激作用,更澈底改寫了人類文明和歷史,誰說哲學不重要?

 

        很慚愧的是,碩二上學期閱讀此書,方才把我讀了五年的哲學課程融匯貫通;這種哲學通識,反映出我在專門學習中的見樹不見林。更值得一提的妙事,乃是此書中譯者孟祥森對基督宗教的「文化侵略」相當不以為然,便在〈譯者註言〉內強調自己把「上帝」音譯為「高特」、「《聖經》」意譯為「《紙草經》」。當時我就覺得這種做法很另類,卻百思不得其解。多年後才得知孟祥森是我的研究所第一屆大學長,跟我大學時系主任同班,算來比我高十六屆。既然是天主教科班出身,為何對基督宗教光火呢?原來他當初研究的是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家齊克果,而這位作為存在主義先驅人物的基督徒,對當時保守的天主教批判甚烈。偏偏孟祥森在天主教大學以他大作文章,當然會處處碰壁。後來我在圖書館搜尋到他的碩士論文,發現學長足足比別人晚了三年畢業,難怪要拿天主跟經典出氣。

 

孟祥森畢業後去花蓮教中學,娶回自己學生並生了一群小娃兒,讓他們在海邊自由玩樂成長,果真另類教師。他以本名或筆名孟東籬又寫又譯,其《佛心流泉》將禪宗三種基本經典《心經》、《金剛經》、《壇經》,改寫為白話並加詮釋以普及推廣,是我瞭解禪宗思想的方便法門。我必須承認,二十有五準備寫碩士論文之前的十年間,自學方案大多流於「好讀書不求甚解」,涉獵多未深且常隨緣流轉,從眼前所列他人著作看,便知我的一貫偏狹膚淺。其實我很早便覺悟到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哲學家,因為不夠也不想用功。三十有八為寫教授升等論文辛苦鑽研五載,連得三年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是我此生在學術界僅有的輝煌成果與時期;資格一旦到手,便樂得自行其是、自求多福去了。包括學位及升等論著,至今總共撰寫了三十四部著作,不少借題發揮,以下即對個人著作予以自述吧!

 

【鈕則誠三十四部著作】

 

1979.05.《自我與頭腦──卡爾波柏心物問題初探》。臺北:輔仁大學。

1988.01.《宇宙與人生──巴柏的存在哲學》。臺北:輔仁大學。

1996.03.《護理學哲學:一項科學學與女性學的科際研究》。臺北:銘傳學院。

1996.10.《性愛、生死及宗教:護理倫理學與通識教育論文集》。臺北:銘傳學院。

2001.02.《心靈會客室》。臺北:慈濟。

2001.08.《生死學》。臺北:空中大學。(合著)

2003.08.《醫護生死學》。臺北:華杏。

2003.10.《護理科學哲學》。臺北:華杏。

2004.02.《生命教育──倫理與科學》。臺北:揚智。

2004.02.《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臺北:揚智。

2004.08.《醫學倫理學──華人應用哲學取向》。臺北:華杏。(合著)

2004.09.《教育哲學──華人應用哲學取向》。臺北:揚智。

2004.10.《護理生命教育──關懷取向》。臺北:揚智。

2004.12.《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臺北:揚智。

2005.08.《生死學(二版)》。臺北:空中大學。(合著)

2005.10.《教育學是什麼》。臺北:威仕曼。

2006.01.《波普》。臺北:生智。

2006.01.《殯葬學概論》。臺北:威仕曼。

2007.02.《殯葬生命教育》。臺北:揚智。

2007.03.《永遠的包校長》。臺北:銘傳大學。

2007.08.《殯葬與生死》。臺北:空中大學。

2007.11.《觀生死──自我生命教育》。臺北:揚智。

2007.11.《觀生活──自我生命教育》。臺北:揚智。

2008.04.《殯葬倫理學》。臺北:威仕曼。

2009.01.《從常識到智慧──生活8×5》。臺北:三民。

2010.09.生命教育──人生啓思錄》。臺北:洪葉。

2010.09.《生命的學問──反思兩岸生命教育與教育哲學》。臺北:揚智。

2013.10.《觀人生──自我生命教育》。新北:揚智。

2015.07.《大智教化──生命教育新詮》。新北:揚智。

2016.07.《學死生──自我大智教化》。新北:揚智。

2018.09.《六經註──我的大智教化》。新北:揚智。

2019.09.《新生命教育──華人應用哲學取向》。新北:揚智。

2020.04.《新生死學──生命與關懷》。新北:揚智。

2021.08.《宇宙與人生──大智教的貞定》。新北:揚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