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 星期五

立言 06:范光棣《韋根什坦底哲學概念》


 

碩一時為撰寫科學哲學論文而準備,廣泛涉獵相關著作;後來決定研究波普,多少受到系上教邏輯的大學長王弘五影響。王老師當時正在讀博士班,打算研究波普。他經常跟學弟妹相談甚歡,大家都對他的思緒嚴謹、理路清晰印象深刻,相信是受到波普薰陶。但是與波普同時代還有一位分析大師,那便是維根斯坦;後來在波普自傳中讀到,兩人曾於劍橋大學激烈爭執辯論不歡而散。要研究波普當然不能繞過維根斯坦,收集資料之際發見一冊《韋根什坦底哲學概念》,討論的正是維根斯坦。譯名不統一在當時很常見,後來被定譯的「波普」,在我的碩、博士論文中分別譯為「波柏」及「巴柏」。妙的是《韋根什坦》作者和譯者皆屬反政府人士,前者為黑名單上的大臺獨,後者係「臺大哲學系事件」受害人,而出版該書的機構,卻是加害者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下轄的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原作者范光棣早年留美,本書是他在夏威夷大學拿學位的博士論文。他因長期唱反調不得返臺,解嚴後才衣錦榮歸,出任成大藝術所所長。此君如今仍健在,卻一反從前,成為反臺獨的急統派,多少反映出左派知識分子的心態轉換。不過他的學術論著卻顯得中規中矩,讓譯者胡基峻不禁讚嘆其篇幅雖不多,但表達得極為清楚和正確。儘管維根斯坦在圈外的知名度不高,但他卻可能是對二十世紀哲學界影響最為深遠的人,尤其是英語國家的哲學。再者他也算得上是哲學史內出身另類且頗具傳奇色彩的哲學家。原籍奧地利的維根斯坦本為航空工程師,卻在演算時對數學中的邏輯方法著迷,就改行去劍橋拜寫《數學原理》的哲學家羅素為師。一戰開打他奉召入伍,在戰地不停寫哲學日記,退伍後將日記改寫成《邏輯哲學論叢》,老師讀完驚置不已,找人一道口試,立即頒授博士學位給他。

 

維根斯坦的著作不多,但統統擲地有聲;前後期代表作各為《邏輯哲學論叢》與《哲學探討》,分別開創出英國分析哲學和語言哲學兩大路數。此外尚有兩種小書《藍皮書》及《褐皮書》,前者九年前曾被寫入金獎科幻電影「機械姬」(「人造意識」)劇情中,化身為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公司的名稱,並出自機器人之口。范光棣的論著對維根斯坦前後期思想作出全方位解讀,以至譯者認為改名為《韋根什坦哲學》更恰當。但維根斯坦並不止是邏輯學家,他其實相當關注傳統形上學和倫理學問題,而代表著作皆採標號次第羅列,言簡意賅,彷彿老子《道德經》五千言,甚至禪宗公案。老學長東海大學教授陳榮波,便以維根斯坦與禪宗思想進行比較研究撰寫學位論文,讀來相當引人入勝。對禪宗的認同令我欣賞維根斯坦的神祕性格,後來從傳記中更得知他年輕時便喜讀叔本華,果然十分另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