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面向:意 志
「重開機」必須有意志決心和行動能力,不容易說到做到。人到中年一旦「重開機」就沒有回頭餘地,但這或許是件好事。中老年是人生後半場,已成過河卒子,卻不必要拼命向前,駐足靜觀自得可也。以老病學安頓人生後期有內外兩面,主觀條件操之在己,客觀形勢成之於外,亦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外在多指社會環境,留待後文再論;內在則屬心理狀態,在一定範圍內可以自行調整。古人的出路只有官場沒有職場,不做官僅能務農為生,陶淵明便是一例;今人多身處職場,而職場又一如官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現在無論職場官場多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屆齡退休前要先行退一步想方為上策。
大前研一強調:「終生努力固然很好,然而就上班族而言,努力到某種程度,能在往生之前說出『我做不到』,勇於卸下壓力,更是重要。」這正是中隱之道的現代版,需要一定意志力去下決心改變生活;不是更拼,而是少拼、不拼,犯不著讓自己太早折舊。這並非教人以混世,而是學道家的「貴己」;是「不積極作為」,而非「積極不作為」,二者必須明確分辨。老病學一如生死學可通過大智教化以落實,大智教化是官方學校生命教育的民間版、成人版、擴充版與升級版,屬於成人社會教育,但最終繫於自我教化。自我教化的前提乃是自我貞定,據此反身而誠,無向外馳求之誤,此即個人意志的體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