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真:待人真誠



「真」不止反映知識性的確切,也代表道德上的意境;待人以誠便是真心。在這方面,我對葉倩文歌曲「真心」中的那兩句自問頗有所感:「為何我用真心做的夢愛的人說的話,沒有人願意相信,而一個小小的天地只屬於自己,卻如此遙不可及。我只想用真心做個夢愛個人說些話,安靜的面對命運,但這無奈的心情,我又能說給誰聽?」雖說真心不求回報,但沒有寄情的對象則不免遺憾。在談及生活本質有關「真」的方面,我嘗試從古典儒道二家的生命情調中,勾勒出兩種處世態度,一是儒家式的真心相待,亦即「推己及人」;另一則是道家式的自我實現,體現為「順其自然」。儒家投入人間,擇善固執地發揮仁愛;道家抽離現實,心齋坐忘地流露本真;倘若二者能巧妙地在我們的生活裏融匯貫通,便會表現出「有為有守,無過與不及」的中庸之道。

身處濁流渾世中,如何能真誠待人又不易受到傷害,在在考驗著我們的生活智慧。我的看法是:心境上如「清風明月」,作法上應「為而不有」。這彷彿又呼應了葉倩文另一首歌曲「瀟灑走一回」裏面的結語:「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何不瀟灑走一回?」生命中所有的事件都只發生一次,它可能無足輕重,也可能無與倫比,差別就看我們是否真誠地面對、無私地付出。為而不有是惜緣,珍惜每一次的緣會,並用真誠去照亮它;清風明月是隨緣,只要看破看透看得開,隨時可將心境歸零而擺脫執著。俗話說「好心有好報」、「夜路走多會碰到鬼」,前句不一定應驗,後句卻有相當高的機會。以誠待人即使沒好報,也頂多吃點小虧;一心想拿人坑人,到頭來難免不受人報復。大陸一官員老找藥廠麻煩,後來因為貪污事發,藥廠以其姓名登記專利,作為滅鼠藥名稱,這才真是現世報。

每個人反躬自省,都會發現自己真誠的一面;但是要不要將它示人,就有不同的考量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接觸到一些熱心的人;除非另有所圖,否則熱心即是真誠的表現,也就是推己及人。但熱心還是得看人與看時機,不然非但會被視為「雞婆」,更有可能遭到潑冷水。尤其人一熱心通常藏不住話,話一多就容易惹人嫌。「時而後言,人不厭其言。」表達真誠熱心需要講求方法,推己及人必須恰到好處;若是使不上勁,就順其自然吧!孔子說的「盡人事,聽天命」,放在生活小節中也管用,它的指點正是「推己及人,順應自然」。我學生時代是個沒有自信且濃得化不開的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後來當上老師,一上臺就攤在別人的眼神下,只能學習妥善應對;多年下來與人相處終能得心應手,偶爾也會真情流露。人生苦短,就讓我們放下無奈的心情,瀟灑走一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