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國 旗



【大智教‧微小品】

    昨天是大陸國慶,對岸的朋友不斷在微信上發文貼圖報喜,倒也習以為常;但是看見統促黨大軍搖擺並身披五星旗,在台北街頭招搖過市,卻不免感到突兀。今早讀報見新黨謝啟大表示,昨日遊行若能同時揮舞中華民國國旗,方才顯示出兩岸的兄弟情誼,而非母子關係。其實事情尚不嫌遲,統促黨若真有心捍衛中華,大可在我們的雙十國慶當天,照樣上街揮舞國旗,或許能夠凸顯執政黨的刻意「去國旗化」。君不見正在架設的凱道牌樓上,連一隻插旗的孔隙都容不下。如今總統府上的國旗終究還在飄揚,當家者即使看見頭頂的「青天白日」仍無可奈何。但下一步呢?加泰隆尼亞和庫德的公投,又捎來何種啟示?

    更有意思的新聞是,德國「另類選擇黨」已跨過百分之五門檻而進入國會,並蔚為第三大黨;回顧當年希特勒所領導的國社黨,也是從第三大黨起家的。歷史會不會重演,包括韓戰會不會重啟,現在誰也不敢講了,但是歷史依然有其參考價值。有社論批評國民黨不要從大明王朝淪為南明王朝,因內鬨而瓦解。南明固不足取法,北元的命運卻值得我們深思。北元是元亡於明後,餘部在漠北殘存的政權,明朝屢攻不下;其中一支瓦剌,八十年後還將親征的英宗生擒。北元到頭來不是亡於明,而是亡於清的前身後金,但起碼也存活了兩百多年。依此觀之,作為華人歷史上偏安政權之一的中華民國,是否能夠從東晉、南宋、北元、南明的遭遇中,汲取一些經驗與教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