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大智教 9-2 宗 教:生死許諾

 


 

       世上任何宗教系統大多會提供信眾有關生前死後之種種,此乃宗教不可或缺的許諾或信諾;大智教非但不作此想,且加以拒斥,因此屬於反諷式擬似宗教之非宗教。天然哲大智教是「後現代儒道家」的哲理教,希望培養「知識分子生活家」的人格典型,懂得活在現世妥善拿捏兼濟和獨善的分寸,死而後已。這種人格典型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一定修養工夫始能達致;我所提倡的大智教化將之分為三方面以身體力行:「自我貞定、社會實踐、國族認同」。其中最後一項是身處海島一隅的中華民國國民,必須知命但不認命的人生命題。大智教化是成年國人的生命教育,教人學會如何頂天立地,國族認同正是必須踏出的第一步。

 

       中華民國是內戰後的偏安政權,而非地方政權或流亡政權,此乃國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狀態。至於了生脫死之道,「生死學之父」傅偉勳有解:「儒家與道家對於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模式與生死態度,各別所留下的影響都一樣深遠。儒家倡導世間世俗的人倫道德,道家強調世界一切的自然無為,兩者對於有關(創世、天啓、彼岸、鬼神、死後生命或靈魂之類)超自然或超越性的宗教問題無甚興趣,頂多存而不論而已。……佛教除外的中國思想文化傳統,並不具有強烈的宗教超越性這個事實,在儒道二家的生死觀有其格外明顯的反映。」當年我繼承傅老遺志而創辦南華生死所,對他所講述的人生哲理信念不曾或忘,且樂於發揚光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