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政治太沉重,但是它於臺灣卻無所不在;此起彼落的選舉,以及政論節目的轟炸,皆令人無處可逃。既然逃不掉,就選擇去面對它;不是空手對抗,而是擁有一套強化心智的精神武裝,此即應用哲學的愛智慧見。應用哲學自上世紀八零年代應運而生,試圖彌補傳統哲學不足之處,屬於典型後現代產物。著名例證便是美國哲學家杜明的宏文〈醫學如何挽救住倫理學的命脈〉,以示哲學轉向跨領域探究所產生的實用力道。醫學倫理經過擴充後形成生命倫理,其中包括護理倫理。護理專業如今並非從屬於醫療專業,而歸於醫療與照護相輔相成的助人專業。護理早先的確從屬於醫療,之所以有今天,部分是藉助於哲學的力量。
我的教授升等論文專門研究護理哲學,發現很少有一門助人專業如此重視哲學,在護理界稱之為「哲理」。她們並非仰仗傳統哲學,而是從後現代思潮中特別揀選一道利器,那便是女性主義。女性主義哲理十分強調陰柔的「關懷」倫理,以有別於主流陽剛的「正義」倫理,由此反映出專業職場中「治療」與「照護」的差異。後現代精神主張「尊重差異」;從多元視角檢視問題,方能看見差異而退一步想。如今執政者正在揮舞「轉型正義」大旗到處殺伐,倘若能夠退一步將「關懷」之情融入其中,則像年金改革及追殺黨產等作為,就可以操作得更細膩也更得人心。轉型不必質問原罪,而是恢弘前瞻,這的確需要愛智慧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