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小品】
人生智慧並非高不可攀的神聖教誨或神秘體驗,它往往來自生活中道聽塗說、信手拈來的常識之見,在經過每個人「嘗試錯誤」的檢證後,遂形成一套適用於自己安身立命與了生脫死的知行基礎。各式各樣的常識,都有可能上升至知識層面加以傳承,但是知識的分判卻有所限制;像科學技術的學習和倫理道德的判斷,就肯定不是一回事。這種認知與評價二分的問題,東西方一開始就走向不同途徑;古希臘「知德合一」是用認知去指引評價,儒家的「尊德性與道問學」卻反其道而行。時至今日,用常識就可以分辨事實的「真偽」,跟價值的「是非、善惡、對錯、好壞、美醜」不可同日而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