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教化之人生三齡 11 / 48)
我沒念過國中,當時進的是初中,必須通過聯考按志願分發入學;我以第一志願考取臺北市立大安初中,於1968年畢業,國民中學則自該學年度起始正式實施。長期以來我都對國中很隔閡,直至2001年開始教到修習教育學程的同學,才有機會涉足。當時學校開辦的是中等教育學程,學生未來將任教於國中或高中職;我除了授課外,還得負責部分學生的實習指導,上下學期各需至每名學生實習學校進行一回訪視。當時銘傳跟一些中學建立起持續性的合作關係,伙伴學校每年都很樂於接受我們所培育尚未出道的準老師去實習,讓我有機會深入各地國高中職從事指導活動,從而對於實施三十多年的國中制度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不過更讓我意外的是,大學畢業後三十年開同學會,居然發現班上有些女生已從國中教師崗位上退休,樂享無所匱乏的餘年。
恕我孤陋寡聞,當初還真不知道有此出路。其實我大學畢業距國中設立僅有九年,那時需要大量教師,無奈三所師範大學一時培育不出所需人才,遂讓非師範系統的相關科系畢業生有機會先任教,待補齊教育學分便可轉為正式教師。老同學有意此道者大多而立之前便已安身,授課滿二十五載就選擇屆年退休,也不過五十出頭而已。國中教師有公務員身分,領月退俸尚外帶十八趴,讓我這個後知後覺的私校教師好生羨慕,只能以大智教化自我安慰一番了。不過話說回來,在我的直覺裏,國中生處於叛逆前期,大概不好帶。而根據銘傳畢業到國中任教的校友返校分享心得時,也部分印證了我的疑慮。我可以想像在不准打罵、不能留級的國中校園內,已經不是「孩子王」可以應付得了,要當上「少年王」方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份差事絕非我能勝任。
現今中學除了幾所明星高中還保持單一性別外,大多已是男女合校,國中更要求常態教學而男女合班,這是我念中學時難以想像卻也夢寐以求的事情。小學時班上有女同學,只嫌她們很兇悍;初高中時對異性益發好奇想親近,卻都無奈考上和尚學校;大學進入陰盛陽衰的哲學系,開始時竟不知如何跟女同學用平常心相處。結果悲劇發生了,我很沒出息地迅速愛上了坐在旁邊的女生,而來得快去得更快,一個月後初戀成為夢幻泡影,不過好歹有所體驗啦!回頭看國中問題,再過兩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將要全面啟動,國中畢業想繼續上學不怕沒去處,但升學主義的暗潮依然存在。父母寄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心態雖無可厚非,卻也造成明星學校的光環無法褪去,仍為大家嚮往追求的目標。但我一向主張爭一時也爭千秋,進明星高中上頂尖大學固然好,生涯永續發展才是正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